| 工业气体 >> 乙炔 | ||||||||||||||||
乙炔 | ||||||||||||||||
基本信息
乙炔最简单的炔烃。易燃气体。在液态和固态下或在气态和一定压力下有猛烈爆炸的危险,受热、震动、电火花等因素都可以引发爆炸,因此不能在加压液化后贮存或运输。难溶于水,易溶于丙酮,在15℃和总压力为15大气压时,在丙酮中的溶解度为237克/升,溶液是稳定的。因此,工业上是在装满石棉等多孔物质的钢桶或钢罐中,使多孔物质吸收丙酮后将乙炔压入,以便贮存和运输。
1.性状:无色无味气体,工业品有使人不愉快的大蒜气味。[1]
2.熔点(℃):-81.8(119kPa)[2]
3.沸点(℃):-83.8(升华)[3]
4.相对密度(水=1):0.62(-82℃)[4]
5.相对蒸气密度(空气=1):0.91[5]
6.饱和蒸气压(kPa):4460(20℃)[6]
7.燃烧热(kJ/mol):-1298.4[7]
8.临界温度(℃):35.2[8]
9.临界压力(MPa):6.19[9]
10.辛醇/水分配系数:0.37[10]
11.闪点(℃):-17.7(CC)[11]
12.引燃温度(℃):305[12]
13.爆炸上限(%):82[13]
14.爆炸下限(%):2.5[14]
15.溶解性:微溶于水,溶于乙醇,丙酮、氯仿、苯,混溶于乙醚。[15]
16.van der Waals体积(cm³·mol⁻¹):23.100
17.van der Waals面积(cm²·mol⁻¹):3.480×10^9
18.Lennard-Jones参数(A):7.222
19.Lennard-Jones参数(K):128.7
20.临界密度(g·cm-3):2.32
21.临界体积(cm³·mol⁻¹):112.2
22.临界压缩因子:0.2687
23.偏心因子:0.187
24.气相标准燃烧热(焓)(kJ·mol⁻¹):-1301.10
25.气相标准声称热(焓)( kJ·mol⁻¹):228.2
26.气相标准熵(J·mol⁻¹·K⁻¹) :200.92
27.气相标准生成自由能( kJ·mol⁻¹):210.7
存储方法
储存注意事项: 乙炔的包装法通常是溶解在溶剂及多孔物中,装入钢瓶内。储存于阴凉、通风的易燃气体专用库房。远离火种、热源。库温不宜超过30℃。应与氧化剂、酸类、卤素分开存放,切忌混储。采用防爆型照明、通风设施。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。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。小心避火。
合成方法
1.电石法:由电石(碳化钙)与水作用得到乙炔。
主要用途
1.用于制取乙醛、醋酸、丙酮、季戊四醇、丙炔醇、1,4-丁炔二醇、1,4-丁二醇、丁二烯、异戊二烯、氯乙烯、偏氯乙烯、三氯乙烯、四氯乙烯、醋酸乙烯、甲基苯乙烯、乙烯基乙炔、乙烯基乙醚、丙烯酸及其酯类等。乙炔亦是合成橡胶、合成纤维和塑料的单体,也可直接用于金属的切割和焊接。
2.用于金属焊接或切割,并用于夜航标志灯和一般灯,大量用作石油化工原料,制造聚氯乙烯、氯丁橡胶、乙酸、乙酸乙烯酯等。
性质与稳定性
1.本品具有麻醉作用,其麻醉性比单烯烃强得多。高浓度乙炔气爆炸危险性比毒性事故多。乙炔有阻止氧化的作用,使脑缺氧,引起昏迷麻醉,但对生理机能没有影响。吸入高浓度乙炔后,呈现酒醉样兴奋,能引起昏睡、紫绀、瞳孔发直、脉搏不齐等。苏醒后有对相关事故的发生经过丧失记忆能力等症状。停止吸入即迅速好转。发生中毒时应迅速脱离中毒现场,进行治疗。此外,应注意乙炔中常含有的磷化氢和砷化氢等杂质引起的中毒。
2.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。
3.性质很活泼,能起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。
4.在氧化中燃烧克发生高温和强光。
5.稳定性[18] 稳定
6.禁配物[19] 强氧化剂、碱金属、碱土金属、重金属尤其是铜、重金属盐、卤素
7.聚合危害[20] 聚合
安全
由于三键中的化学能,乙炔在压力超过100 kPa下会发生分解反应,此反应为放热反应,因此可引发剧烈的爆炸。液态或固态乙炔也会发生相同的分解反应,因此高压乙炔必须溶解在丙酮或二甲基甲醯胺中,并置于含有多孔性材质(Agamassan)的钢瓶中储存。
|
||||||||||||||||
|
||||||||||||||||
点击:1418 录入时间:2017-3-15 【打印此页】 【返回】 |